暨大生物医药舰群助力湾区打造全球医药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27 11:56 发布单位:发展规划处


暨南大学以国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围绕解决创新药物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核心技术和人才需求,以医学、生物学、化学为支撑,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独具侨校特色的国际一流药学学科,助力湾区打造全球医药创新中心,推动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医教协同为重点,构建港澳高素质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学校持续探索具有侨校特色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为港澳台地区和华侨华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专业技能扎实的医药创新型复合人才。学校通过不断加强优质教材、课程和专业建设以及教学成果培育,以创新药物研究为核心,强化一流学科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药学、医学、生物学及化学等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建设,助力湾区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教材及课程与国际全面接轨,开设“港澳药事法规”等特色专业课程,开展“港澳台侨药学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计划”“港澳台侨药学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和“港澳台侨药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等品牌计划,创新性地提出“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双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在相关举措下,医药学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其中,药学专业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并分别于2017年和2022年入选首轮及第二轮国家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医学与大健康”2021年新增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目前,学校医药相关学科已成为港澳台侨高素质医药人才培养主要基地,至今已培养来自17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类别、各层次医药人才2万余名,其中香港通过考牌的执业医师中约12%毕业于暨大,澳门执业医师中暨大培养的医学人才超过80%,澳门地区70%的注册药师为暨大药学专业毕业生。




此外,学校与港澳在中医药教育方面已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中医药英才培养合作项目。目前,已在港澳建立了多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和本科生实习基地,多措并举开展湾区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如与香港中医骨伤学会合作开展教育项目,与澳门中医药学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医学院(澳门)同学会院签署“澳门临床医学持续专业发展见习及培训计划合作备忘录”,联合香港大学共建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及药学实习基地等。


以科创合作平台为载体,服务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学校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强化粤港澳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探索打造医药领域先进科研平台,为湾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一方面,以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依托,建成了设备先进的药学科研大平台,攻关多项创新药物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如围绕重大临床需求,基于功能蛋白的结构特征,设计和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成药性的“成(类)药性先导化合物”,在克服肿瘤药物耐药的蛋白激酶抑制剂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研制出克服肿瘤耐药的 Axl抑制剂 JND30134和抗肿瘤多激酶抑制剂 JND32066等,推动了精准药物设计合成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多所港澳高校合作共建各类医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了国内首家依托粤港两地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老年科学联合实验室、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代谢与分子医学实验室、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神经医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病中医药产学研创新联盟10余个科研平台。目前,学校与港澳地区的科研人员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并合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基金等粤港澳科技项目18项,成果丰硕。


以攻关“卡脖子”技术为动力,推进产学研“原创”成果转化新突破

学校充分发挥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平台优势,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汇聚多方资源,坚持政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在大湾区落地转化,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率先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深入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科学研究。学校药学学科研发了多个原创性新药品种,多个自主研发的候选新药品种也已经成功转化,其中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候选药物Axl抑制剂JND30134获2019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最具投资价值成果奖,以8.5亿元里程碑模式转让上海海和制药有限公司;用于治疗慢性粒性白血病(CML)耐药性的新药奥雷巴替尼(耐立克)已被批准上市,于2021年12月31日在全国多地同步开出首批处方,正式应用于临床并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和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这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化合物实体、中国科研机构独立完成成药性评价、中国企业独立完成临床研发的“中国智造药”,将为全球CML耐药患者提供中国方案;依托产学研合作实体,完成了喜炎平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10余种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成果转化后新增年产值超过40亿元。学科成员创办科技创新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和孵育了喜鹊医药、新济药业、南海朗肽制药等十余家生物医药公司,其中新济药业还被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学校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助力湾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创新典范。



以暨南系医疗集团为纽带,推动湾区医疗卫生事业新发展

学校积极协同各方力量,投湾区医疗卫生建设,为湾区居民以及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需求者提供高端、优质、特色的医疗健康服务。学校以暨南系医疗集团为纽带,整合了10家附属医院及30多家临床教学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资源,助推广东省“攀峰医院”建设,进一步推进实现港澳地区与广东省地区医疗资源的共享流通,广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早在1993年,学校就与澳门镜湖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作为医学生重要的临床教学基地,近30年来,有400多名医学生在镜湖医院完成了临床实习任务。此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作为学校的直属附属医院,自成立之初,便将“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国就医提供保障”作为使命,主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发展。近年来,更加注重粤港澳医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与内涵建设。如与大数据所合作,积极打造辐射全球华人华侨的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网络平台“暨南健康远程咨询平台”;开展澳门病人跨行政区陆路转运服务,探索澳门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行政区转诊合作试点,实现合作双赢;与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就粤港澳神经医学中心建设合作、临床医学教学及医疗科研合作,共同推动湾区神经医学发展;持续探索及发展大湾区专科医联体合作模式,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骨关节疾病研究中心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神经外科联盟等系列暨南粤港澳大湾区专科联盟,为湾区医疗健康贡献智慧动力。


 

以医药品牌活动为抓手,传承弘扬湾区中医药文化新成果

学校着力打造独创医药文化品牌,灵活运用资源,围绕医药学开展一系列会议论坛和交流活动,为广大师生和专家学者打造学习、交流和传播中医药优秀文化与创新成果的平台。“中药节”作为暨南大学药学院的文化符号,从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先后为我校1万余名学生(包括2000余名港澳台侨和国际留学生)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治病理念、科学文化价值、历史贡献和学术价值,增强了广大师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对祖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中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作为重要科普基地,先后接待大学生、中小学生参观学习3000多人次。中医学院“中医养生节”为平台举办“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膳食疗法”等专题讲座和比赛,普及中医理念。国际学院开设的全英药学专业拓展了中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学校编制的《“一带一路”中医药文物图谱集》已出版发行到多个国家,且多次派出中医药专家赴海外举行专场讲座,介绍中医药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此外,学校打造的高端医药领域学术论坛,通过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学术研讨会议等方式,促进了境内外医疗界的融合与交流,切实推进了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发展。其中,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医学与健康发展论坛作为湾区内最有影响力的医疗卫生论坛之一,从2018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以院士论坛、院长论坛、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聚焦医学研究与临床前沿,围绕多项医疗卫生健康领域议题展开研讨,来自内地与港澳医疗卫生界从业人员、专家学者等近千人与会,推动了粤港澳三地医药领域合作及湾区医疗高地建设。